人类在和腐蚀作斗争过程中,发展了腐蚀科学,电化学保护技术的发展是与腐蚀科学的进步分不开的。
早在1823年,英国学者汉.戴维先生接受英国海军部队木制舰船的铜护套的腐蚀研究,试图用锡、铁、和 锌对铜进行保护,并将铁和锌的保护列在1824年发表的报告中,这就是现代腐蚀科学中的阴极保护的起 点。
1890年爱迪生曾设法用外加电流来达到船舶阴极保护的目的,然而,由于当时没有合适的阳极材料和电源设备,他的设想未能成功。
1902年K.科恩使用外加电流成功的实现了实际的阴极保护。
1906年卡尔鲁 赫公务工程经理赫伯特.盖波特建起了第一座阴极保护站。
1913年,在日内瓦召开的金属学会大会上命名 这一方法为“电化学保护”。
1906年德国的F.哈博和L.戈尔德史密斯从事一项科学基础研究。他们认为阴极保护和杂散电流腐蚀都是 电化学现象。
R.J.科恩,于1928年在新奥尔良州一条长距离输气管道上安装了第一台阴极保护整流器。
1936年美国成立了中部大陆阴极保护协会。
1940年英国应用了牺牲阴极保护,德国和日本分别是在1950和1946年开始研究电化学保护理论的,并开 始了煤气管道的阴极保护。
阴极保护在我国石油管道上的应用研究始于1958年。到了60年代初期,在新疆、大庆、四川等有气管道 上陆续推广了阴极保护技术。70年代,我国的场输油管道已广泛采用了阴极保护。
目前,国外阴极保护技术已做到了法律化、标准化、比较重要的有《美国气体管道联邦最低安全标准》 ,德国的《长输管道运输危险液体的规定》,NACE的《埋地及水下金属管道外腐蚀控制推荐做法》等。
中国第一部管道防腐技术标准是SYJ7-84《钢制管道和储罐防腐蚀工程设计规范》。六十年代初,我国开始研究阴极保护方法,六十年代末期在船舶,闸门等钢铁构筑物上得到应用。
目前,全国主要油气管道已全部安装了阴极保护系统,收到明显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