埋地管道采用外防腐层与阴极保护是延长管道使用寿命、减少管道运行故障的有效手段。20世纪70年代初,一些国家相继规定埋地管道必须采用防腐涂层与阴极保护的双重保护措施。近十几年来,国内对埋地管道的双重保护问题日渐重视,在管道保护的理论和实践方面发展了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在液化石油气三油线上首次使用(埋地和架空),从近十年运行情况看效果良好。
陕气进京工程中2.5MPa高压市内公路环线管道及环线的重要支线,也采用这种防腐方式。
2.2阴极保护在埋地管道的阴极保护方面,城区一般是采用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方案。外加电流阴极保护在北京市郊的液化石油气管道和天然气管道上也有使用。
但由于运行管理跟不上,使被保护管道的运行寿命不能达到设计要求。
在管线阴极保护方案设计中,对套管内的管道和高电阻率土壤中的管道如何实施阴极保护,在近几年的工程实践中也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一是选用带状镁阳极,一是选用柔性阳极。带状镁阳极较好地解决了高电阻率土壤中管道的阴极保护问题,但对套管内的管道的保护状况及原理还需进一步探讨。柔性阳极实际上是外加电流阴极保护的一种辅助阳极。采用柔性阳极阴极保护方案,比牺牲阳极法阴极保护和传统的外加电流阴极保护都有突出的优越性。其优点表现在:①长距离电流分布均匀;②柔性阳极可敷设在距离管道较近范围内,提供完全保护,又不对邻近金属设施产生干扰;③即使管子涂层严重破损,甚至无覆盖层情况下,也可确保阴极保护电流的均匀。这些优点使得柔性阳极为城区地下管道提供长期的、稳定的保护成为可能。但是该保护方法需要长期的、稳定的电源供应,需要安装仪器、设备的空间,须进行常年的运行维护,施工中还须克服使用焦粉带来的诸多问题。这在城区的地下管道上采用时也是需要克服的一个难点。
3质量控制质量控制过程中,有以下重要的环节:原料的质量是所有后续质量的基础。
涂敷质量不高,会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例如以无机富锌为底漆的防腐方式,其涂敷质量的关键之一就是涂层厚度应均匀。如环氧粉末喷涂防腐方式,其涂层质量中的三个关键指标就是附着力、厚度和电火花检测标准。环氧粉末价格比较昂贵,其用料的多少直接决定着该防腐方式的经济性。其厚度要适当,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在陕京天然气市内工程中,曾发生了涂层附着力不好、厚度不均的问题。主要原因是钢管表面涂防锈底漆之前,除油效果不好,同时抛丸除锈用钢砂又造成连锁负效应,使不带防腐底漆的钢管受到影响。钢管本身焊道根部的除锈问题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解决此问题的关键是钢砂的选择。高质量的钢砂不但能得到好的喷砂除锈效果,而且因其使用寿命长,还可降低加工成本。涂层厚度与电源电压的稳定性、喷枪内的工作条件以及喷枪的排放位置、角度和喷枪口的清理、粉末供应系统等因素有关。
为了提高涂层质量,管道的防腐涂层一般采取工厂化的加工方式a广义的安装质量是指防腐厂做好管材防腐后,从管材的装卸、运输、摆放、下沟、焊接、补口以至回填的安装过程质量。
安装质量中,也包括了阴极保护工程安装质量。
管道的阴极保护是延长管道运行寿命、确保管道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阴极保护技术含量高,因此,在安装的全过程中,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否则,用于保护管道的设施由于安装质量差,就会变成影响管道质量的设施。
弯头、三通、焊口及补伤的涂层质量和安装质量也是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地方的加工和安装不易实现机械化和工厂化,人为因素较多。
因此,除了选择良好的原料和施工工艺外,工艺质量的控制和监督就显得更为重要。
4管道防腐层的检测新敷设管道埋入地下后,如何验证管道防腐层的质量好坏,以及运行中的管道防腐层的状况,以往也是个难题。近年来国内出现的地下管道防腐层绝缘电阻原位检测新技术一变频选频法。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防腐蚀工程专业委员会‘97全国城市地下管线防腐蚀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1997.1―8.胡士信。城市地下管道阴极保护设计难点及对策。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防腐蚀工程专业委员会’97全国城市地下管线防腐蚀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腐蚀与防护学路寒梅。关于埋地钢管外防腐新材料的应用。煤气与热力,张同,任枳明,冯宝鹤。燃气钢管阴极保护参数的探讨。煤米琪。北京煤气管网腐蚀调研。煤气与热九1995.煤气与热阳正东。广州市煤气管道腐蚀及阴极保护。煤气与热力,王健,孟繁强,王芷芳。阴极保护设计中的几个问题。煤气。煤气与热王芷芳,王健。阴极保护中阳极地床的设计。煤气与热张振新,张晟。煤气管网腐蚀状况分析与整改。煤气与热詹淑民,龚新。埋地燃气管道防腐现状与对策。煤气与热肖平华。城市燃气管道防腐设计的探讨。煤气与热九周中。天然气管道防腐问题的探讨。煤气与热九2⑴1,崔金英。环氧粉末涂层在地下管线防腐工程中的应用。地苑绍成。地下管道防腐层绝缘电阻原位检测新技术一变频选频法。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防腐蚀工程专业委员会‘97全国城市地下管线防腐蚀工程技术交流会论文集。北京: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1997.262―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