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人物] 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泰山北斗-张文奇 教授

微信扫一扫到手机

随时看帖、分享到朋友圈

小编教你如何扫二维码>>
阅读:22125 |   回复:5
 

发帖
653
精华
0
绿叶
888
小红花
213
[复制链接]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5-07-02
张文奇,冶金学家、教育家。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院、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创始人之一。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创建了我国腐蚀与防护专业,组建了第一个该专业的教学与研究中心。为中国的冶金教育和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张文奇,1915年7月10日出生于河南省南阳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在当小学教员的父亲的教诲和影响下,他从小热爱读书,刻苦勤奋学习并成绩优异。1931年初中毕业,考取焦作工学院预科班,他边工作边学习,由于成绩优秀获得了奖学金学生的资格,被破格录取为焦作工学院矿业工程系的本科生。

1935年转考到北洋大学工学院,学习矿业工程。不久,爆发“一二·九”学生运动,他和同学们一道走上街头反对南京国民政府卖国行径和日本侵略军对中国的侵略。他深感到国家贫弱的原因在于实业落后,科学落后,于是立志教育救国。

1937年6月,他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大学学业,来江西钨矿工程处工作。为了支援抗战,他拖着身患疟疾的身驱,走遍了江西各矿区,发表了《江西钨矿概况》一文。同时,在工程处提倡和推广新法开采,使钨矿产量大幅度提高。

1940年2月,张文奇辗转来到昆明,应聘云南大学矿冶系副教授,开始了他长达50年的教育生涯。1943年8月,昆明炼铜厂聘请他兼任该厂工程师,负责主持利用中国铝矿石进行炼铝的试验研究工作。两年后,他完成了全部的实验研究工作,制订出一整套利用中国铝矿炼铝的工艺流程和技术措施,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一个创举。

1945年张文奇赴英国留学,在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和皇家矿冶学院进行高强度铝合金的强化理论和应力腐蚀机理的研究。他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研究工作,获得了帝国理工学院冶金学博士学位。

1948年8月,他回到了祖国,应聘于北洋大学,任冶金系教授。同年12月任国立唐山工程学院冶金系主任、教授,兼任唐山铁道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1949年7月,任唐山工程学院新校务委员会委员,在全体委员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阻止了反动势力策划将学校南迁蒋管区的企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张文奇被选为建国后第一任唐山市副市长,主管文教卫生工作,筹组铁道部铁道科学研究所(现铁道科学院),同时坚持唐山工程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1953年1月7日,他成为建国以来唐山市第一批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级知识分子。

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后,张文奇被任命为北京钢铁学院(现北京科技大学)副院长,1979年任院长。他从事冶金高等教育五十年间,治学严谨,言传身教,教书育人,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1956年被选为中共第八次代表大会代表。1964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80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

自1956年起,他先后担任国家科委冶金学科组组长、腐蚀学科组常务副组长。曾组织领导我国冶金科学和腐蚀科学发展规划的制订和执行。当选为中国金属学会副事长(1955)、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1979年)和理事长(1983)、国务院冶金、金属材料及热加工学科评议组成员,科学技术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1980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冶金卷》副主编,《金属腐蚀手册》和《金属防腐蚀手册》主编等职。

发展冶金教育,培养冶金工业科技人才

张文奇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从1940年应聘担任云南大学矿冶系副教授开始,他先后任北洋大学教授,国立唐山工程学院教授、冶金系主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从事冶金教育长达50年。在半个世纪的岁月中,他共讲授了15门课程,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的冶金科技人才,培养博士8人,硕士20多人,其中获得国家突出贡献的博士称号2人,他的学生遍布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冶金领域。

20世纪50年代初,张文奇担任唐山市副市长,工作非常繁忙,他仍然坚持唐山工程学院冶金系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他回学校后,总是先处理一些系里的事情,然后回家备课,一直到深夜。当时他承担着“有色金属冶金学”及“选非学”两门课。虽然这两门课他已教了多年。但是他每堂课都要重写教案与讲稿,他讲课内容丰富生动,逻辑性强,课堂教学效果很好,非常受学生们的欢迎。在此期间,他编写出版了《非铁冶金学》一书,结合中国矿产资源和冶金工业状况,阐述了现代冶金技术,是一本密切结合中国国情的教科书。他在假期里总要亲自带学生到工厂实习。每次外出实习,总可以看到他穿着一身铁道员工的蓝制服,肩挎背包,手提行李,和学生一起走向唐山火车站,从车站步行到工厂。在他的言传身教的作风带动下,唐山工程学院冶金系的教师对教学工作都非常认真负责,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使系里师生间的感情非常融洽。

从1952年起,张文奇陆续担任北京钢铁学院副院长、院长,在领导工作岗位上,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严格按教育规律办事,努力培养学生在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他强调学生要学好基础理论、学会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使学生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及发展潜力。他在主持制订学校发展规划,专业教学计划,组织管理教学工作和科研等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倾注了毕生心血,为中国冶金教育的发展和北京钢铁学院这个中国的“钢铁摇篮”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张文奇深入教育实践,认真总结教育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育思想。他努力探索高等教育尤其是冶金高等教育工作的特点,从教育管理的角度,从认识规律的角度去研究如何培养冶金领域的高级人才。他指出:“教育规律” 总的讲和认识规律是一致的,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但教育又有它的特殊性。要让学生在前人的基础上接受新的知识,必须处理好直接和间接认识、理论和实践的关系。在教学中即要重视实验、学习、设计等实践性环节,又需强调理论教学的重要性。学校教育的特点,是要在短时间内让学生集中接受大量的知识,因此不可能全部重复所有的实践环节。”他还认为:“没有理论知识,学生将来到了工作中往往没有后劲,要做到事半功倍。”

张文奇非常强调大学里的基础教育,认为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才能枝荣。在他的主持下,北京钢铁学院在60年代初,就建立了基础课教学委员会,把有关专业的教授和基础课教师组织起来,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和研究。“文化大革命”后,他首先恢复了原来的基础部,增加学时,并注意抓教学质量的检查。

在拨乱反正中,他坚决执行中央关于保证教师六分之五时间用于本职工作的精神,为北京钢院教师业务水平的尽快恢复和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起了重要的作用。他支持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建立德育教研室,开设德育课,使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张文奇还非常重视对冶金企业领导干部的教育工作。1955年作为北京钢铁学院的副院长,他亲自担任由冶金企业领导组成的干部班的班长,给他们讲授“金相学”。在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他与蒋南翔联名向大会提交了对冶金企业厂矿长和经理们进行科学化武装的报告,这一报告刊登在当时的《人民日报》上。这对当时中国冶金工业的发展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为其后的经常性的冶金领导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开拓与发展中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

张文奇是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与奠基人之一,他毕生的精力都在开拓与发展中国的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事业。1945年张文奇赴英国深造,在帝国理工学院、伦敦大学、皇家矿冶学院进行科研工作。他主要研究高强度铝合金的强化理论和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是中国第一位系统从事材料腐蚀研究并获得博士学位的科学家。在二次大战中,航空工业得到讯速发展,作为飞机主要结构材料的铝合金的强度和抗应力腐蚀是一个涉及飞机寿命与安全的关键问题。张文奇在高强度铝合金的强化理论和铝合金的应力腐蚀机理的研究获得重要的突破,研究成果为英国北方铝业公司所采用。他的研究成果——专著《强力铝合金及其抗蚀性能研究》分别在伦敦和国内出版。

在英国获得博士学位回国后,他就投身于我国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事业。

他在北京钢铁学院组建腐蚀与防护专业,从事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的教育与科研工作,积极地培养腐蚀与防护科学技术领域的研究生。他在这一领域共培养了30多名研究生,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个研究材料腐蚀的博士,就是出在他的名下。在他的指导下,关于金属再钝化的研究,合金在混合气氛中高温腐蚀的研究,新型保护技术的研究,以及电化学腐蚀测试技术,特别是微区电化学测试技术等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先后在国内外有关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不锈钢在热氯化物溶液中的钝化过程及动力学规律》、《交流阻抗的快速测量》等学术论文几十篇,获得数项发明专利。

为了发展我国腐蚀科技事业,他向国家科委和冶金工业部等有关领导建议在中国成立腐蚀与防护中心。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争取到了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和中国政府的联合资助,在北京科技大学成立了“北京腐蚀与防护科技培训与咨询中心”。该中心获得联合国近百万美元的资助,国家科委投资了近百万元人民币,原冶金工业部投资在北京科技大学建设了腐蚀与防护中心楼。现在,腐蚀与防护已经发展成为北京科技大学的优势学科领域,北京科技大学腐蚀与防护中心已经成为中国腐蚀与防护领域培养科技人才,从事科学研究的核心单位之一,也是国际上知名的腐蚀与防护中心之一。

他参与制订国家腐蚀科学的十二年发展规划。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他参与了国家科委腐蚀科学学科组的领导工作。“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他担任了国家科委腐蚀科学学科组常务副组长职务,领导与参加了“1978—1985十年腐蚀学科发展规划”的制订工作。

在他和许多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于1979年在杭州成立,他被选为第一届理事会的副理事长,之后,他又连续地被选为第二届、第三届理事长。在他的主持下,腐蚀与防护学会的工作蒸蒸日上,成为国内学术团体中比较活跃和办得比较好的学会之一,在国际腐蚀科技界享有很好的声誉。他非常重视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他多次出访苏联、民主德国,捷克,波兰等东欧国家。“文化大革命”后,他先后率中国腐蚀学会代表团访问美国、日本、英国、联邦德国等国家,与美国腐蚀工程师协会(NACE)、日本防蚀学会等团体建立了联系,为我国腐蚀与防护科技界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何业东)

简       历



1915年7月10日  生于河南省南阳县。

1931-1935年 在焦作工学院矿业工程系学习。

1935-1937年 在北洋大学工学院,学习矿业工程。

1937-1940年 在江西钨矿工程处工作。

1940-1945年 任云南大学矿冶系副教授,兼任昆明炼铜厂工程师。

1945-1948年 在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理工学院、皇家矿冶学院进行科研工作,获得帝国理工学院博士学位。

1948-1952年 先后任北洋大学教授、唐山工程学院教授、冶金系主任。

1950-1954年 作为人民代表被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任唐山市副市长。

1952-1990年 历任北京钢铁学院教授、副院长、院长、顾问。

1990年5月24日 在北京逝世。

主 要 论 著

1.  张文奇,等.非铁冶金学.上海:上海-龙门联合书局.1951

2.  张文奇,等.中国大百科全书冶金卷.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

3.  张文奇.金属腐蚀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

4.  张文奇.金属防腐蚀手册.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5.  张文奇.腐蚀科学的回顾与展望.材料保护, 1980, (2):1.

6.  张文奇,朱日彰,过家驹,等.18-8奥氏体不锈钢应力腐蚀破裂前端微区电化学行为的研究.材料保护, 1982,(6):1.

7.  张文奇,朱日彰,聶镕,等.局部腐蚀微区电化学测试技术的研究——微区测试用钨电极的研究.,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82,(3):108.

8.  朱应扬,于福洲,张文奇.后加载对1Cr20Mn13Nb不锈钢应力腐蚀试验结果的影响及其机理的探讨.材料保护,1984,(6):8.

9.  朱应扬,王旷,朱日彰,张文奇.阳极极化状态下铝的瞬时阻抗.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5,5(4):250.

10.      张文奇,于福洲,朱应扬.双相不锈钢耐应力腐蚀破裂机理的电化学研究.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5,5(1):18.

11.      童建筑,朱日彰,张文奇.慢应变速率拉伸条件下氢渗透表观扩散系数的测定.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6,5(1):18.

12.      朱应扬,王旷,朱日彰,张文奇.不锈钢裸表面在氯化物溶液钝化的动力学规律和机理研究.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7,7(1): 27.

13.      于朴,张文奇,王旷.应力腐蚀的电化学研究.北京钢铁学院学报(博士研究生论文专辑),1987,(S2):96.

14.      李长荣,张维敬,张文奇.奥氏体不锈钢敏化动力学过程模拟.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1989, 9(4):249.

15.      李德林,朱日彰,张文奇.321不锈钢单晶体在3.5% MgCl2水溶液中的再钝化过程.中国科学.A辑,1989, (2):210.

16.      李德林,朱日彰、张文奇.应力应变对金属裸体表面溶解电流的促进机理.中国科学A辑,1989,(4):429.

17.      方耀华,徐源,张文奇.超纯奥氏体不锈钢00Cr25Ni22Mo2N非敏化态晶间腐蚀与磷(硅)的晶界偏聚.金属学报,1989, 25(6): B375.

18.      D.L.Li, R.Z.Zhu, W.Q.Zhang, Acceleration mechanism of stress on anodic dissolution of bare metal surface, Metallurgical Transactions A, 1990, 21A(12):3260.

19.      Y.D.He, R.Z.Zhu, W.Q.Zhang, etal. Aluminized coating and Al-Y and Al-Ce codeposited coatings obtained by metalliding from molten salt films. Mater. Sci. Eng. A. 1990, 123A(1): 117.

20.      C.R.Wang, W.Q.Zhang, R.Z.Zhu, High-Temperature Corrosion of Titanium-, Niobium-, and Manganese-Rich  Fe-25Cr Alloys in H2-H2O-H2S Gas Mixtures, Oxidation of Metals. 1990, 33(1/2):55.

21.      C.R.Wang, W.Q.Zhang, R.Z.Zhu, Simultaneous sulphidation and oxidation of Fe-25wt.%Cr and silicon-containing Fe-25wt.%Cr alloys in H2-H2O-H2S gas mixtures at high temperature. Mater. Sci. Eng. A.  1990, 125A(2):223.

22.      于朴,王旷,张文奇.集束微电极(CME)的设计与制备.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0, 12(2):171.

23.      郑晓光,张文奇,郭曼玖.几种钴基合金在Na2SO4-K2SO4混合盐中高温腐蚀行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 1990,12(2):119.

24.      孙冬柏,朱应扬,杨德钧,张文奇.非晶态Ni-P合金在碱性介质中的阳极行为.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12(2):97.

25.      刘海平,徐源,张文奇.铝在硫酸-草酸混合酸中的阳极氧化作用.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0, 12(1) :68.

26.      张普强,吴继勋,张文奇,等.用交流阻抗法研究钝化304不锈钢在强酸性含Cl-介质中的孔蚀.中国腐蚀与防护学报, 1991,11(4):393.

27.      陈红雨,过家驹,张文奇.快速划伤法研究裸露金属的点蚀热力学.北京科技大学学报,1991, 13(4):373.

28.      P.Q.Zhang, J.X.Wu; W.Q.Zhang,etal.  EIS Study of Pitting Process of AISI 304 Stainless Steel in Sulfuric Acid Media Containing Chloride,Mater. Sci. Forum. 1992, 111-112:389.

29.      P.Q.Zhang, J.X.Wu; W.Q.Zhang, etal. A pitting mechanism for passive 304 stainless steel in sulphuric acid media containing chloride ions,Corrosion Science, 1993, 34(8):1343.
[ 此帖被hiatc在2017-07-26 11:12重新编辑 ]
共有1人赞这个帖子绿叶+1
赵涛 绿叶 +1 来自防腐蚀论坛app的点赞 2020-06-29
发帖
20
精华
0
绿叶
42
小红花
6
只看该作者 沙发  发表于: 2015-12-09
老师,我想问下,这些标准网上有下载么
发帖
40
精华
0
绿叶
38
小红花
6
只看该作者 板凳  发表于: 2016-09-21
我是安洁露卡 我是工业漆生产厂家
发帖
135
精华
0
绿叶
5
小红花
177
只看该作者 地板  发表于: 2017-09-26
发帖
20
精华
0
绿叶
83
小红花
3
只看该作者 4楼 发表于: 2018-09-16
用户被禁言,该主题自动屏蔽!
共有1人赞这个帖子绿叶+1
Bobo 绿叶 +1 来自防腐蚀论坛app的点赞 2020-06-27

发帖
23
精华
0
绿叶
31
小红花
17
只看该作者 5楼 发表于: 06-05
给老乡点个赞!
快速回复
限100 字节
请尽量让自己的回复内容能够对别人有所帮助
 
上一个 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