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争取回国的斗争中,师昌绪的照片上了《波士顿环球报》。
“有些人宅心仁厚,忠诚不变,理想崇高;因为心里没有卑鄙的打算,性子也比人直爽,能够诚实待人,不论对于阔人还是穷人都一样正直,一样宽容。”这是英国作家萨克雷在其名著《名利场》中写下的一段话。这也正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柯伟、中国科学院院士李依依伉俪对自己尊敬的前辈、师长、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师昌绪先生的评价。
“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受。”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办公室里,谈及自己的获奖心情,师昌绪的目光温和而从容。刚刚度过90岁的生日的老人,如无特殊情况,每个工作日都会出现在基金委。“人家60岁就退休,我多‘赚’了30年!”
“随遇而安。”这是老人对自己的评价,但熟悉师昌绪的人都知道,老人之“遇”,皆为祖国所需;老人之“安”,尽是殚精竭虑。对自己总是轻描淡写,只因为,在他心中,与国家荣辱相比,个人得失永远“是用纳米尺来度量的”。
“盼望回到红色中国”
“你要回中国呀?”1954年夏天,从美国波士顿到纽约的火车上,列车员仔细端详了一位亚洲面孔的年轻乘客后问道。这位年轻人就是师昌绪,冶金博士、麻省理工学院助理研究员,一个正准备放弃在美国前途无限的事业、稳定舒适的生活,渴望回到一穷二白的祖国的中国人。此时,他身边两个大皮箱里,塞满了他亲手油印、准备到纽约散发的致美国总统的公开信,要求美国政府不要阻挠中国学生返回新中国。
之所以能被列车员认出,是因为中国留学生的去留正成为美国媒体和民众关注的焦点,而师昌绪则是其中的代表人物——《波士顿环球报》在相关报道中师昌绪的大幅照片下注明:“一位麻省理工学院的中国研究助理,盼望和美国人交换回到红色中国去”——当年5月,在日内瓦会议上,中国政府抗议美国无理扣压中国留学生回国,包括师昌绪在内的15位留美学生联名要求回国的密函以及随函附上的美国司法部扣留中国留学生的命令原件文本,就是最重要的依据。而此时,美国政府也打算以这些留学生的归国自由换回在朝鲜战场上被俘的美军飞行员。
“回国的历程简直就像一场战争!”半个多世纪后忆起当年奋力抗争的往事,师昌绪感慨道。从1951年9月起,美国司法部就不许学习理工科和医科的中国留学生离开美国,师昌绪更是明令禁止回到中国的35名学者之一。“在麦卡锡主义猖獗的时代,只要发现你亲共,就会遭到迫害,我们那时在美国敢于给周总理写信,冒了很大风险”。
要求回国变成了一件危险的事情,不时有中国留学生被美国当局拘留和逮捕。而此时,1948年留学美国的师昌绪刚刚起步的研究工作正一帆风顺——最初在密苏里大学矿冶学院攻读硕士,他利用各种元素真空中的蒸气压不同的原理,从炼铅的锌熔渣中分离银获得成功,当时真空冶金尚处在实验室阶段,他的开拓性研究改进了百年来用锌提取液铅中金银的方法;他在欧特丹大学完成了有关铟—锑—砷三元合金相图的博士论文,为今天化合物半导体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麻省理工学院做博士后研究,其“硅在超高强度钢中作用的研究”为300M高强度钢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这种钢材的应用避免了飞机起落架因韧性或冲击值不够可能导致的严重事故,成为上世纪80年代之前世界上最常用的飞机起落架用钢……
但是,所有这一切,都不能阻挡一颗为国效力、归心似箭的心。
“在美国,我是个可有可无的人;而我是中国人,我的祖国需要我。”1955年,在历经波折终于可以回到朝思暮想的祖国前,师昌绪向自己在麻省理工学院的导师、国际著名金属专家柯恩教授表明了心迹。
“师昌绪在美国的早期研究工作,已经预兆了他在未来半个世纪的伟大贡献。他当年和美国政府对共产主义的惶恐、对中华民族的欺凌的斗争,则体现了铮铮铁骨。”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曾这样评价说。
未经离乱,就难以理解百多年来中国人对故土的牵挂、对民族强盛的渴望。
师昌绪1920年11月生于河北徐水的一个书香之家。然而,虽有诗书传家,却难当战乱煎熬。对于师昌绪这一辈,如果说伯祖父在义和团运动中被外国侵略者枪杀是家人口耳相传的惨案,狂妄的日本军机从树梢上掠过发出撕心裂肺的轰鸣,则是他们的亲历——1937年中秋前夜,师氏一家在泥泞中开始了逃亡之旅,两天仅前行了40多公里。在满城火车站,南下的列车苦等不至,一家人不得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家中老弱妇孺走不动的留下,听天由命;日本人屠刀所向的青壮男子继续徒步南逃……
月圆之夜,竟是生离死别。这是几代中国人都曾经历过的家国之痛。
翻秦岭、过潼关,千里跋涉报考西北工学院;远负笈、越重洋,万里横渡求学北美,“科学”与“报国”的强烈信念,浸润着师昌绪年轻的心,磨砺了他为中华民族振兴不惧难、不畏苦,不颓唐、不苟且的坚韧性格,也造就了他不计私利、一心为公的坦荡胸襟。这也是他在卓然成家、始终受人敬仰的根本。
“我们这代人为什么爱国情结根深蒂固,因为祖国受欺辱太深。使中国强盛、强大,是我们最根本的信念。”师昌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