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昌绪,我国著名材料科学家、战略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资深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
1918年11月15日生于河北省徐水县(现保定市徐水区)。1941年,考入国立西北工学院矿冶系。1952年在美国欧特丹大学获冶金学博士学位。在麻省理工学院工作3年,积极参与争取回国的斗争。1955年回国。1957年,被任命为高温合金研究组的负责人,兼任合金钢研究室主任。1982年创办并兼任中科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所长。
1980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4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199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被评为感动中国2014年度人物。
曾任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湘潭大学名誉董事长[7-8]等。是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九三学社第七届中央委员。
2014年11月10日晨7时7分,师昌绪因病在京逝世,享年96岁。
“一竿子到底”“中国高温合金之父”,这是国外同行送给师昌绪的称号。因为他,这一涉及航空航天军事领域的核心材料在我国从无到有,并摆脱国外掣肘;也是他,开创了我国金属腐蚀与防护领域,倡导材料科学基础研究与工业应用相结合。
在科学研究中,有些人只重视论文,将其称为“绣花”的工作;而科技推广,则被视为低水平劳动,是“织麻袋”的活儿。
但师昌绪不这么看。他认为,作为一个实用材料的研究与开发者,如果不能把研发出来的新材料、新工艺或新技术用于生产实践,就等于前功尽弃。
1960年冬,在国家经济最困难的日子里,为解决高温合金国产化问题,师昌绪带队亲赴抚顺钢厂展开攻关。
“为了工作,师先生每天清晨做早班的闷罐车赶到抚顺钢厂,晚上坐最后一班车回来,根本顾不上正在怀孕亟须照顾的夫人。”中科院院士李依依仍然记得,在几年的时间里,师昌绪跑遍了国内的航空发动机生产厂家,帮助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
“当年沈阳航空发动机厂发生特大晶粒叶片报废事故,师先生就带领我们利用独创的喷丸氩气联合处理,使6000片叶片得以重生。人们都佩服地称其为‘材料医生’。”李依依回忆说。
1975年,在“文革”中备受折磨的师昌绪刚被“解放”,就毫不犹豫地领命奔赴贵州170厂指导空心叶片生产。
“下厂后吃的是发霉的大米、地瓜干和东北运去的玉米面,住的是简易宿舍。”师昌绪夫人郭蕴宜回忆说,他这个人就是这样,脚踏实地,认为实验室出来的东西一定要推广到实用,做工作要做到底。
在祝贺师昌绪八十华诞时,中国工程院原院长朱光亚如是说:学习师老从事科研工作坚韧不拔、“一竿子到底”的精神,加速科研成果向生产力转化进程。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师昌绪生前接受采访时曾表示,自己此生可用“热心”二字来概括。
对于这一点,和师昌绪相濡以沫半个多世纪的郭蕴宜十分认同:“到老了都是这个特点,好管闲事、有求必应,无论私事公事。”当然,有时候也会抱怨,“他每天都要去上班,就是怕要给我做早饭”。
凡是于国有利、于民有益的事,师昌绪都要管一管。而且,不仅是倡导一下,还要负责到底。几十年如一日,不改“一竿子插到底”的作风。
1984年,花甲之年的师昌绪调到中科院技术科学部工作。他敏锐地感到来自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组织学部委员开展重大战略问题咨询,并提出科技和经济不能“两张皮”的观点。
1982年,他与3位科学家一起提出成立中国工程科学院的建议。两年后,中国工程院成立,师昌绪当选为首批院士和首届副院长。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任副主任时,他就我国基金制的发展提出很多具有创见的建议。1997年,我国启动重大基础研究规划的立项工作,在师昌绪等科学家的积极建议下,材料被列为重点支持领域,从而推动我国材料科学研究驶入快车道。
近30年来,师昌绪管的“闲事”难以计数,却从未想过回报。
“父亲为人做事一心为公,心无杂念,认为应该做就做。”在儿子师宁眼里,师昌绪是个“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人,“这也是父亲教给我的最大的人生哲理”。
文章来源:头条号 记录科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