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低温下,非常容易出现:树脂固化不良,胶泥固化不良。
根源的原因就是自由基固化,前期是一个依赖促进剂和固化剂的过程,后期很大程度依赖的是胶泥涂层的放热量以及后处理的温度。
第一个,在一定范围内,多加点固化剂肯定会固化程度更高(不是绝然,固化剂超过上限后,甚至不固化),但是多加了固化剂促进剂,施工操作的时间就不够了,所以这是施工方,需要更多注意少量多次的原则,提高工人的才做熟练程度方面,需要去做的工作。
第二个,凝胶时间短了,后面放热起来一般会就快了。但是施工方除了在施工上做些文章外,不可能怎么样了。这就需要树脂商或胶泥提供厂商做工作了,把凝胶时间做得更长些,满足施工操作时间要求,但是又要在45分钟,乃至1.5h凝胶时间之后,又能快速放热固化,也就是说,前面45分钟,后面到放热最高峰温度,最好也就在15-20分钟,同样双键含量的树脂或胶泥,总体放热量肯定差不多,但是在1h内放出来,还是在5h内放出来,其最高放热峰温度是绝然不同,其最终固化程度也绝然不同。 第二点不是施工方能做到的,是需要材料商做工作的。
当然,其实在固化剂上做些文章,也是可行的,但是有些治标不治本。也就是在常温体系的固化剂中混入部分中高温固化剂,一旦常温固化剂引发使树脂或胶泥体系温度达到一定程度,中高温固化剂再次起到二次引发的作用,对提高最终固化程度和放热峰也是有一定局部作用的。
第三个,后处理温度。这个需要业主或者甲方配合才是可行的。业主能配合,那好办了。业主不配合,施工方能做的,仅仅也就是拿灯烤一烤,烘一烘之类的了。工作量以及效果都是局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