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层下金属腐蚀原因分析
大部分保温材料为岩棉或超细玻璃面,这些材料由矿物经煅烧粘接加工而成。由于矿物中含有大量的无机盐,经过处理(有的不处理)后制成的保温材料,仍含有氯化物、氟化物、硫化物等有害成分。保温材料与金属表面接触,即发生腐蚀破坏,其原因如下:
⑴.由于保温材料中含有吸水性物质,如K2O、Na2O等与空气中水分发生化学凝聚作用,吸收大量的水分,材料是由柱状纤维组成,很容易造成虹吸现象,使保温材料湿润,保温材料中可溶盐的存在也会使保温材料中水的凝聚作用加强。水的吸附和凝聚使保温材料潮湿,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水膜,变成强的电解质溶液,为金属的电化学腐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经分析紧贴金属表面的玻璃棉中氯离子高达1.6%左右,而玻璃棉本身含氯离子浓度为1800mg/L。
⑵.由于保温材料的覆盖程度不同,完好处氧供给困难,形成缺氧区。而保温材料破损的部位(腐蚀严重的部位)氧的供给充足,这样在两个靠近的区域(有连续的电解质液膜)形成了氧浓差电池,构成了电化学腐蚀。
当被保护的金属表面涂覆醇酸油漆等,由于涂层的透气性,腐蚀物质会透过涂层在金属界面扩展,破坏涂料与金属表面的粘接力,导致漆膜破坏。特别是罐底角长期潮湿或存在水分时,使漆膜与基体的结合强度下降,出现漆膜剥离或鼓泡。
金属表面易受到腐蚀,产生锈蚀层时,起了水和氧的储槽作用。在环境气体干湿交替的变化下,金属表面的腐蚀将进一步加剧,直至造成设备腐蚀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