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看你这个铁东西待的位置
常年浸泡在海水内见不到空气,还是在空气中但是海水经常可以打的到
前面一种做阴极防护,后面一种做油漆涂层防护
铸铁镀锌 我查了点资料 发现自己也长见识了
铸铁件电镀难度较大,这是因为铸铁含碳量高,组织结构疏松、多孔,有大量砂眼和缩孔,表面还含有较多的游离石墨碳化物,因而使电镀时析出电位降低。此外,铸铁件表面粗糙,凹凸不平,使氢的过电位降低,氢易于析出,增加了铸铁件电镀的难度。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对铸铁件镀锌和镀硬铬工艺作出改进,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
2 镀前处理
铸铁件酸蚀时间过长会增加后续镀层的沉积难度,而缩短浸蚀时间,氧化皮、砂粒难以彻底清除干净。因此针对工件光洁度要求的不同,通过试验,采取以下2种方法。
2 1 喷砂法
2 1 1 工艺步骤
汽油(120#)洗刷压缩空气吹干→喷砂→压缩空气吹净砂粒→装挂→弱腐蚀→流动冷水冲洗→电镀锌或硬铬。
弱腐蚀工艺:w(硫酸)=5%~10%,室温,5~10s。
2 2 浸蚀、洗刷法
当工件因精度或表面光洁度特殊要求而不允许采取喷砂处理时,只能采取浸蚀、洗刷的方法净化表面。
2 2 1 工艺步骤
①汽油洗刷(120#)。油多的工件或汽油用脏时洗后要用洁净的120#汽油再洗刷一遍。
②压缩空气吹干。
③浸蚀。w(盐酸)=15%,w(氢氟酸)=5%,室温,锈迹除净为止。若锈迹过多、氧化皮过厚则应先用机械法刮去。浸蚀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造成基体渗氢,而且使表面游离碳裸露过多,导致局部或全部镀不上镀层。
④石灰浆擦刷可以将工件表面晶格充分暴露,获得结合力良好的镀层。
⑤冲洗与揩擦。去除表面粘附的石灰。
⑥装挂。铸铁件导电性差,装挂时应接触牢固,接触点尽可能多设几处,工件与工件之间的间距与其它材质电镀件相比,略大0.3倍为好。
⑦活化。活化的目的是除去在擦刷、装挂等工序中形成的氧化膜。配方与工艺条件:w(硫酸)=5%~10%,w(氢氟酸)=5%~7%,室温,5~10s。
⑧流水冲洗。
⑨电镀锌或硬铬。
3 镀锌及其后处理
铸铁件以采用氯化钾镀锌工艺较为理想。工件入槽后需要在J=4~6A/dm2下冲击镀2~3min,然后调整至J=3~5A/dm2施镀至厚度要求。
铸铁件镀锌后若清洗不彻底,极易泛“白霜”。镀锌件先经流动水充分清洗,接着在稀碱溶液中脱膜处理,随即可在冷、热水中交替浸泡,每次浸泡时间为0.5min,交替浸泡3~5次。这是利用热胀冷缩原理,冷水浸泡工件遇冷收缩,孔隙扩大,冷水进入孔隙中;热水浸泡工件受热膨胀,孔隙缩小,孔隙内的溶液被挤出来,交替处理3~5次,基本上能清除孔隙中残留的镀锌溶液,镀层泛“白霜”现象可得到改善。随后在180~200℃下烘烤15~30min,促使孔隙中残留溶液充分氧化与分解,待冷却后即可进入出光、钝化、干燥、老化等工序。
4 镀铬及其后处理
工件入槽先经预热,使工件的温度接近溶液温度,再配送电流。预热的时间因工件壁厚不同略有差别,约1~3min,时间过长会对工件表面的粗糙度、铬的沉积造成不良影响。
反镀是铸铁件镀铬的必要工序,反镀时间在5~10s,电流密度小于20A/dm2,能够达到净化表面的目的。
铸铁件冲击镀能增强阴极极化。电流密度依工件的几何形状而定,形状简单的工件电流密度比电镀时增加50%~70%,冲击镀3~5min;形状复杂件,冲击电流密度要比正常电镀时增加一倍,冲击镀5~10min。因铸铁件实际表面积比实测表面积大,电镀电流密度比计算值加大15%~25%。
铸铁件镀铬后处理流程如下:
冷、热水中浸泡→稀碱液中和→流动冷水冲洗→热水烫干→烘烤干燥(100~150℃,5~10min)→热油除氢(机油温度200~220℃,2~3h)。
稀碱液中和处理条件:
氢氧化钠 3~5g/L
温度 室温
时间 5~10min
通过中和能进一步去除残存在工件孔隙中的铬酸溶液,从而避免干燥后镀铬液渗出来而出现黄色斑点。
无须除氢的工件在热油中浸渍5~10min即可达到封闭的目的。
[ 此帖被syyin在2011-08-03 16:23重新编辑 ]